消防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梅县区扎实推进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和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人员密集场所、混合经营场所和“九小场所”“除患攻坚”整治,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推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切实筑牢消防安全的人民防线,以高水平消防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防范
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电瓶车上楼隐患多,安全通道要畅通”……今年,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相关责任单位,采取日常检查、联合检查、错时夜查等形式,深入住宅小区、沿街商铺、居民楼院、出租房、社区和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私拉电线充电、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以及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违规停放等违规行为,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为统筹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梅县区印发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利用原共享单车点改做集中停放充电桩,部分单位已完成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区级示范点建设,保障职工“满电回家”,缓解住宅小区充电压力;推进既有住宅小区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建设完善停放、充电设施;开展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安全经营主体摸排工作和摩电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梅县区还以最强发动、最快行动、最严要求,周密部署、持续发力推进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通过搭建基层消防安全工作阵地,集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大演练、大约谈、大督导行动,重点针对“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所开展专项检查、警示约谈、培训演练、消防宣传等行动,坚决整治重点场所突出风险隐患,防范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紧盯隐患整改,拧紧消防“安全阀”。“我们以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和牵引,聚焦各类突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紧盯各类风险场所,重点推进‘除患攻坚’‘城镇燃气’‘拆窗破网’畅通‘生命通道’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托消安委平台组织行业部门和镇(街)月度推进会和季度调度会,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辖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梅县区还赋权基层,印发《关于印发梅州市梅县区乡镇消防委托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实施乡镇委托执法,指导乡镇街道开展“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基层末端风险治理,激活基层火灾防控“神经末梢”,以高质量执法推动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委托执法方式,将消防监督检查权和部分行政处罚权委托各镇(高管会、办事处)人民政府行使,推动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监管水平,夯实乡镇火灾防控基础,打通基层消防行政执法“最后一公里”,让隐患排查更及时、监督检查更有力。
不断锤炼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指战员的破拆技术水平,提高救援效率,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近期开展了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破拆技术(玻璃管理模块)交流活动。活动采取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式,重点围绕玻璃管理模块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操演练,讨论了不同类型车辆玻璃的特点及其对救援工作的影响,并利用车辆实体进行了多种破拆操作演示,参训人员通过实践掌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地移除挡风玻璃和其他车窗,以便快速进入车内施救。
这是梅县区突出专项训练,建强专业救援力量的一个缩影。今年,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与企业签约共建,解决车辆事故救援实训场地和训练设施匮乏问题,培养车辆事故处置专业人才;选派4名骨干参加总队水域救援专业培训,发挥骨干传帮带作用,利用营区游泳池开展水域救援专项训练10多次;组织特勤站15人分组到外驻训1月,学习先进做法;选派15人参加总队粤东片区地震演练,提高破拆支撑技能。
11月12日,梅县区举行了第四届微型消防站运动会,全区53支微型消防站代表队伍近250名队员参赛,设置了90米快速出水控火操、原地着装灭火操、100米物资疏散救人操等竞赛项目,涵盖多项消防实用技能,全面检验微型消防站队伍的实战水平。“我们时刻绷紧‘岗位练兵’这根弦,夯实执勤训练基础。”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微型消防站的战斗力,为应对各类突发火灾事故做好充分准备。
为健全救援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修订完善灭火救援处置预案,完成重点单位预案63份,结合预案开展36次六熟悉和10次“双盲”实战演练,有效检验队伍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联动社会有关力量召开战勤保障联勤联席会议,推动消防战勤保障社会化,建立强有力的灾害事故处置体系;组织程江站、3支直管专职消防队对辖区9支非直管专职消防队开展轮训和真烟真火实战训练,提高乡镇专职队初期火灾处置能力。
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还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实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标准,通过召开作战训练安全暨警示教育大会、建立执勤训练监察督导工作机制、组织全区15支直管和非直管专职队开展作战训练安全理论授课、邀请交警大队教员到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题授课、邀请驾校大车驾驶员到队开展驾驶经验分享交流等方式,全面筑牢作战训练安全防线。
加强宣传
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冬季是用火用电的高峰期,大家要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12月5日,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在扶大社区富力城小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为居民发放《消防常识二十条》《高层住宅如何正确逃生》等宣传资料,重点对电器防火、电动自行车在室内充电的危害和后果以及如何逃生自救等常识进行讲解,并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随后,工作人员“敲门入户”,上门指导居民仔细检查管道线路,提醒他们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以“五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为主线,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讲座,现场讲解火灾预防常识,教授群众在火灾中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的基本常识;组织基层网格力量、消防志愿者参与上门入户宣传,面对面向群众讲解商铺及家庭用火、用电、用气注意事项,叮嘱群众不要私拉乱接电线,离家时要做到“三清三关”。
近年来,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梅县区客家山歌剧团和媒体,推出原创歌曲《消防宣传进万家》;联合辖区燃气、快递、奶茶行业,制作了一批消防安全提示贴;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针对不同场所的防火特点深入开展集中宣传培训及灭火实操演练……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梅县区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群众预防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安全“防火墙”
为进一步拓宽消防安全宣传渠道,今年8月梅县区还打造了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教育性、互动性等功能于一体的消防科普教育场所——梅花山消防主题公园。沿着登山步道,可见以消防互动翻牌、消防标语提示牌、小小消防员拍照人偶为板块的消防主题设施景观,让市民在茶余饭后、晨练、散步等闲暇活动中,学会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及如何火场逃生等常识,使消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市民学习消防知识的“室外课堂”。
据统计,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今年借助有利契机,深化消防宣传“五进”,累计发展1600多名消防志愿者,开展消防志愿活动5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培训人次5000多人,完成消防站开放48场次3000多人次。“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切实把消防安全意识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消防安全、参与消防工作的浓厚氛围。”梅县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王中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