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北京分众传媒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嘉应学院、丰顺县教育局承办的“教好课、写好书、引好路”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教育交流活动在丰顺县实验小学举办。活动中,梅县区教育局与北京分众传媒公益基金会正式签订 “众为数字人才培养计划” 项目合作协议,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活动聚焦县域教育数字化升级,吸引了教育政策研究者、一线教师及公益组织代表等200余人参与。
梅县区教育局副局长黄利辉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次合作将依托“双百行动”政策支持,整合嘉应学院、研究会及基金会资源,构建“区校联动”督导机制,推动编程教育普及、信息学奥赛梯队建设及人工智能实践基地落地,助力山区教育实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新生态。
北京分众传媒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尹芳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基金会将发挥公益协同网络优势,为梅县区提供课程资源、师资培训及技术平台支持。
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梁秉艳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深度参与梅县区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团队,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指导,助力梅县区教师提升数字教学能力。同时,加强与梅县区学校交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研融合,共同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数字素养人才,为梅州地区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交流活动以“人工智能时代县域教育发展”为核心议题,昆明理工大学潘晨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骏教授分别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认知建设》《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主题报告,剖析数字素养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平行论坛环节,专家围绕生成式AI教学边界、青少年IT创新能力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山区教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案例参考。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梅县区在数字化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多方协作与资源整合,山区教育正以“数字引擎”驱动优质均衡发展,为新时代县域教育振兴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