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梅县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南口镇省文保单位南华又庐举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参与其中。
图片
活动现场,百年古民居南华又庐热闹非凡,焕发出别样生机,丰富多彩的客家山歌、梅县竹板歌、木偶戏等非遗项目展演精彩纷呈、亮点迭出,期间还穿插文物保护法知识有奖问答和互动体验木偶操作等。展演结束后,群众在南华又庐现场观赏、体验非遗项目南口黄皮豆干、车陂仙人粄、荷泗拱桥肉制作技艺。
图片
曾女士:“看到有客家山歌,五句板,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一种(记忆),现在的小孩子很多都不了解,所以想带他们来体验一下我们传承下来的东西。”
曾女士小孩:“木偶,因为它是用手控制的很有意思。”
张女士:“我刚刚体验了做仙人粄的过程,感觉挺好玩的。”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弘扬客家优秀文化遗产,宣传和展示近年来梅县区在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股叶春婷:“我们利用这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的宣传时间节点和平台,共同提升公众对我们客家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会利用类似的机会和场所,举办更多大家喜闻乐见的、又能提升大家文化保护意识的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