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没过完,‘年’就一直在。”在新加坡华侨林秀丽看来,客家人对“过大年”的喜爱是刻进骨子里的。今年1月24日,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梅县区松口镇,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活动。走在老街巷、看着舞龙灯、听着客家山歌、吃着客家菜,她和伙伴们盛赞,“走遍山山水水,还是家乡最美!”
以这场活动为开端,精彩纷呈的“过大年”活动在梅县区络绎不绝、推陈出新。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的电音节、南寿峰旅游景区的杂技表演、雁南飞茶田景区的春节系列活动、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的新春非遗游园会……节目场场精彩,项项养眼。
亲子阅读活动“过年了”、“金蛇贺岁·喜阅连年”新春线上知识竞赛、“最美中国色”主题展览巡展……文化活动雅俗共赏,引人入胜。
通过“引客入梅、引客留梅”的一项项具体举措,梅县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中的美丽资源正在转化为美丽经济。据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梅县全区接待游客51.28万人次,旅游收入4.77亿元,分别比增19.81%、22.31%。
“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活动,无疑是今年梅县区“过大年”活动浓墨重彩的一笔。梅县区文广旅体局统计数据显示,这场活动让松口火爆“出圈”、热度攀升,松口镇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比增超200%。
活动当天,小朋友围着舞狮队边学边跳,一群老年人聚在对联区领取新春祝福,木偶写字表演伴着清脆悠扬的客家山歌,吸引了一圈圈人围观。海外侨领侨商、港澳台同胞、商会人士等嘉宾代表戴上红围巾,走进松口古街,和乡亲们一起听山歌、写春联、品客家小吃、看舞龙舞狮,在吃喝玩乐中体验客家人的春节喜庆氛围。
“印象最深的是烟火秀与无人机表演,我发了微信朋友圈,这条点赞量最高,有接近100个。”林秀丽说,极具特色的客家春节民俗体验,融合丰富多样的传统活动,让她沉浸式感受到客家春节的独特韵味。
选择在松口镇开展“过大年”活动,是梅县区旨在为海内外游子提供一个体验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该镇拥有1200年的悠久历史,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也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被誉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
去年以来,梅县区注重典型带动,集中力量资源攻坚松口古镇保护开发。松口横东至圩镇主干道风貌带基本建成,“松口印象”酒店建成使用,千年古镇正焕发新的活力。松口镇锚定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总目标,大力开展村庄建设、美丽圩镇建设、古镇核心区复原“三大行动”,分步实施13项总投资12.67亿元的项目,力促典型镇建设加力提速、落地见效。
“我们开了很多次工作筹备会议。区领导多次带队到松口镇现场研究部署活动筹备工作。各工作组针对线路安排、古街氛围、宴会场地、烟花燃放、游船码头等事项进行现场研究,与第三方活动执行公司召开多场座谈会,研究细化方案。”提及“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的筹备工作,梅县区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作团队认真做好安全保障——对松口古街中国移民纪念广场前河道处焰火燃放依法依规进行审批,专门成立突发事件处置指挥部,派驻医务人员、医疗保障车,对晚宴使用的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各项安保措施落实到细微处。
最终,这场精心筹备的“过大年”活动在1月23日至25日顺利举行。内容包含寻根考察、非遗体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活动。结合传统春节氛围,梅县区邀请海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市民群众参观梅县区“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参与登松口游船、览松口古街等活动,品客家小吃、听客家山歌,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观舞狮、看烟花,沉浸式体验客家春节,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梅州、梅县“百千万工程”成绩亮点,品味松口古镇的千年历史和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举办这场活动,是梅县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主动谋划‘请到广东过大年’春节文旅系列活动的积极举措。”梅县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梅县区将加大“引客入梅、引客留梅”力度,加快丙雁松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和打造文旅集聚区,奋力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进一步提升梅县文旅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1月30日,春节假期第三天,位于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的叶剑英纪念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梅县区的这个红色旅游热门景点,经过近一年时间完成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的改陈布展后,再次爆发出强大的吸引力。
“之前对叶帅了解不是很多,这次来参观,对我们有很深的引导和学习的作用。”从北京来的常先生说,设计人员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场景还原复制或是作为背景墙,与图片、视频、图表、雕塑等高度融合,参观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的黄宇佳说,春节假期是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改陈布展后迎来的首个参观热潮。此次改陈布展项目巧妙融合了多媒体、雕塑场景、全息投影、电子触控、专业照明以及智能语音导览系统等现代展览元素,极大地增强了观赏性与互动性,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欣赏。
南口镇的侨乡油菜花海、开心农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景点,也在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们村利用冬日闲置农田,种了220多亩油菜花。油菜花基地已经成为侨乡村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也带旺了村里的人气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侨乡村党支部书记潘增明介绍,这些油菜花在春节期间绽放,成为热门打卡点。
“据不完全统计,日均人流量达1万左右,大多数是本地及周边城市游客。”潘增明说,游客们在欣赏花海的同时,还会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如南口豆干、仙人粄、农家青菜、土鸡蛋、梅菜干等,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较平日增长约40%至50%。周边的餐饮行业也异常火爆,如裕盛酒楼、福缘饭店、营富炖鸡等老牌餐饮门庭若市,需要提前几天预定,营业额较平时翻倍增长。
麓湖山文化产业园里,园区精心布置广场花海,举办趣味互动类民俗表演活动。“大年初一至初三是客流高峰期,日均人流量达5000人次。”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游客除游园赏花打高尔夫球外,还会在大草坪开展拓展活动。此外春节期间是婚礼旺季,园区内户外草坪婚礼也热闹非凡。消费方面,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收入较去年春节增长约50%。
各知名景区也变着花样吸引游客前往。雁南飞茶田景区于1月28日至2月4日举办“来雁南飞茶田·过欢乐吉祥年”春节系列活动,雁南飞山歌艺术团推出新节目。精彩的客家歌舞表演,地道的客家特色美食,加上花朵竞放、茶田如画的春日美景,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于1月28日至2月16日举办“2025年蛇来运转新春非遗游园会”,景区增加了网红天梯、大树眼睛、大树毛衣等网红造景供游客拍照打卡,并推出了新春游园集市、非遗表演、篝火晚会等丰富项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于1月25日至2月16日举办“客都梦幻夜·国际电音节”,不仅有客乡电音秀、《冰雪女王》舞台剧,还有传统舞狮、打铁花等非遗民俗表演,焰火灯光交相辉映,中西文化交织碰撞,让游客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度过难忘的春节假期。南寿峰旅游景区于1月29日至2月12日举办“杂技盛宴贺新年”活动,精彩的杂技表演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春节旅游业的兴旺,是梅县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体现。
离叶剑英纪念园所在的雁上村不远,漫步松口镇横东村村道上满心满眼皆是舒适和惬意。柏油路从村前屋后穿过,青山绿水之间,建筑风格统一,客家元素凸显的民居错落有致,红花绿树、生动墙绘点缀其中,环湖连廊、凉亭等设施一应俱全。
“现在做了三四个亭子,(基础)设施都做得十分好了,环境完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大家吃了晚饭就看电视、泡茶,没哪里可去。现在大家能在这里有说有笑,漫步湖边,相当舒服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梁时旺赞不绝口。
在干群合力之下,村子的民房换上了新装,空地变成了小公园、小花园、小菜园,房屋上多了墙绘,滨水景观更靓丽……横东村的焕新,是梅县区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梅县区以“一线模式”集中资源打造“叶帅故里·大美梅县”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大兵团作战+小分队突围+网格化管理+实战化练兵”工作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带动沿线和美乡村建设,让横东村为代表的乡村迎来华丽蝶变。
人居环境既是村庄的面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里子。梅县区还积极探索美丽经济实践机制,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造“三色同辉、三产融合、三线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雁南飞、叶剑英纪念园、雁山湖和客都人家等一批景点串珠成链,集中连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让“资源变资产、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东”,带动沿线100多家农家乐,3000多名群众就地就业创业,美丽经济点“绿”成“金”。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华南规模最大的山地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更是以后起之秀的姿态,驶上农文旅发展快车道,着力打造智能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精品农业生产、观光示范园,将“美景图”绘成“致富图”。
“我们要加大‘引客入梅、引客留梅’力度,深度策划研学游、红色游、生态游等一批精品游线路,打造‘文旅+’多元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建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月11日,梅县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掷地有声,提出要高标准建好丙雁松文旅集聚区,布局乡村酒店、高端民宿、旅游餐饮、农事体验,包括足球赛事等新业态,着力将横东村打造为特色民宿村,支持雁南飞、雁山湖、南寿峰、松口古镇、客都人家等景区提质增效,拓展运用“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的经验做法,打造更多文旅新品牌,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梅感受“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要发展城郊经济、周末经济、节日经济,支持南口侨乡、城东潮塘、水车茶山等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各镇要抢抓梅龙高铁开通、丙雁松片区农文旅融合试点建设机遇,立足现有资源禀赋,谋划包装1至2个网红打卡地,让乡村人气旺起来。
“春节期间,梅县区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乡村游、休闲游、亲子游、家庭游数量持续增长,民众出游热情高涨。其中自驾车游客人数所占比例继续上升,来自珠三角、潮汕揭和厦漳泉等地区的游客比往年增多。”梅县区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年假期,梅县区各景区积极推出了一系列免费、打折等优惠活动,各景区热闹非凡。该局认真加强假日旅游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相约梅县”发布假日旅游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辖区内各主要景区的各项优惠措施、特色活动等,同时加强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和安全出游提示,提高旅游安全管控,确保假日期间本地旅游市场安全稳定,让“网红”长红。